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修建了大量的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建筑,如按照設計基準期為50年來說,這些建筑已經逐步進入中年期或老年期,其中多數建筑已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和老化,如出現裂縫、滲漏、混凝土剝落、缺損、鋼筋銹蝕等,急需加固修復處理。至此導致混凝土結構加固補強在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根據有關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目前主流混凝土加固技術可分為增大截面加固、外包剛加固、預應力加固以及改變結構體系加固等方法。
雖然多種方法都能達到為混凝土結構加固補強的目的,但是就簡化施工,滿足生產需求來說,又都存在不足。如施工周期長,占據使用空間;構件尺寸增大,加固費用高等等,而粘鋼加固仗著施工便捷等優勢,在這些加固技術當中脫穎而出,在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我國粘鋼加固首次應用是在1978年遼陽石油化纖公司廠區加固工程中,當時化纖公司采購一批設備在安裝過程中,發現建筑因為設計計算失誤而造成一部分梁板柱承載力不足,出現裂縫,且當時常規加固方法已不能滿足加固需求,經過嚴格的討論分析,最終決定采用粘鋼法對其進行加固,經設備安裝、試生產、大修和長生產周期的使用,所有補強部位狀態良好。
至此說了粘鋼加固的首例應用,那么粘鋼加固技術施工都有哪些要求呢?
1、構件表面處理。對老舊混凝土構件應將其粘貼鋼板部位進行打磨(約除去2~3mm),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并用壓縮空氣機將其表面浮灰進行處理,最好是用脫脂棉球蘸丙酮對表面進行處理;對于新混凝土面,可直接用鋼絲刷刷去表面松浮物,再將其進行處理。
2、鋼板粘貼前處理。鋼板粘接面也需要進行清污、除銹和打磨等前期處理。可采用噴砂、手砂輪或紗布直接打磨,直至出現金屬光澤,然后用脫脂棉蘸丙酮搽拭干凈。
3、構件卸荷或支撐。粘貼鋼板前,應對被加固構件進行卸荷處理或做必要支撐,待結構膠完全固化之后,才可拆除支撐。
4、結構膠制備,在結構膠使用之前,需在現場進行質量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時嚴格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配比進行混合,并按同一方向攪拌至色澤均勻,切記不可隨意改變結構膠使用配比,防止結構膠出現質變影響結構安全。
5、在鋼板上涂抹結構膠的時候,膠層厚度應保證3~5mm且中間厚兩邊薄,貼好鋼板厚應對其進行檢測,對有空鼓的地方需進行補膠處理。
總的來說粘鋼加固方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既可以用作結構加固補強,又能加大構件剛度,可大幅提高構件承載力和抗彎剛度,增強其延伸性和抗疲勞性。不僅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修補和病害處理,還可用與提高設計標準的一些改擴建工程,是一種切實可行補強加固方法。
上海卡本粘鋼膠產品 13917656482 胡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