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埃隆·馬斯克于當地時間1月29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為首位人類患者植入了大腦芯片,植入者目前恢復良好,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尖峰檢測很有希望。馬斯克還介紹說, Neuralink的首個產品名叫“心靈感應”(Telepathy)。
所謂“腦機接口”,就是通過在大腦中植入微小的電極,利用電流讓計算機和腦細胞產生互動。2019年馬斯克發布了首款產品,其原理是用激光在頭骨上鉆孔,然后再避開大腦血管、將一條線路植入腦中。2020年8月,為了對腦機接口的效果進行驗證,研究人員在三只豬的體內植入了設備,馬斯克在直播時向觀眾展示了小豬大腦活動的實時傳輸。據馬斯克介紹,Neuralink正在設計一種將大腦信號轉化為行動的設備,將首先專注于兩個應用:一是恢復人類視力,二是幫助無法移動肌肉的人控制智能手機等設備,甚至恢復脊髓受損者的全身功能。Neuralink公司人體試驗精確機器人植入腦機接口的目標,是尋找22歲及以上、漸凍癥(因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導致四肢癱瘓、且傷后至少一年未見好轉的試驗參與者,初步目的是讓癱瘓人士僅用意念就能操作計算機光標或鍵盤。
而對于腦機接口的未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前景光明但落地尚需時日。馬斯克也曾多次表達對Neuralink前景的樂觀態度,稱其芯片將使健康人和殘疾人都能更方便地生活,以快速手術插入治療肥胖、孤獨癥、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設備。他甚至預測,這些產品將被用于用戶上網和心靈感應。有分析稱,通常情況下,首次人體試驗(Neuralink剛剛啟動的研究類型)會招募5到10人,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如果進展順利,Neuralink可以開始所謂的“可行性研究”。去年,Neuralink表示預計到2024年將進行11例手術。不過盡管實驗取得了進展,但腦機接口的商業化的人腦芯片植入尚需時日。“我確實認為過度炒作是有危險的,”Neuralink顧問、斯坦福大學神經外科教授Jaimie Henderson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對這項技術感到興奮,但他認為獲得批準的設備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上市。
對于這項能造福更多有視覺或行動障礙等疾病的患者的技術能否成功,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抱著樂觀態度的,但后續發展如何,我們也都將拭目以待,期待這項技術能造福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