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專項行動推進會,明確工作任務、階段目標,確保工作高效推進。堅持“鎮級抓統籌、社區抓具體、村級抓落實”原則,建立“鎮—社區—村”三級聯動機制,由科級干部下沉10個農村社區進行現場指導,97名包村干部“一村一案”精準繪制盤活“藍圖”。
二是全面排查建檔。組織400余名村干部進村入戶開展閑置資產大排查,逐村建立農村機動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其他集體土地4本臺賬,清楚掌握資產數量、分布、面積等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穩步推進村務公開,每月通過微信群向群眾及時公布轄區內閑置資源盤活進度及利用計劃。截至目前,累計登記造冊有效閑置資源78處,全部予以公開。
三是高效盤活利用。通過土地托管、集體發包等方式,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對閑置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探索出“閑置房頂+光伏經濟”“閑置林地+特色種植”等4種經營模式,實現資源增值、集體增收、村民致富。截至目前,全鎮累計盤活閑置資源800余畝,實施林下藏紅花種植、陽光奶牛場房頂光伏發電等5個特色富民項目,帶動42個村集體增收2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