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軍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死亡是最不吉祥的事情,總是與恐懼、絕望、悲傷、哭泣等一系列最痛苦的情緒相聯系,所以中國傳統文化里,將“善終”列為最重要的人生五福之一。
所以智者說:一個人活得好,不如死得好。要想活得好,必須死得好,這樣的人生才是安心圓滿的人生。
近年來,國家對臨終關懷(安寧療護)事業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精力,致力于為人民謀求福祉,使得更多的人得以善終。
民政部主管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成立安寧療護分會,他們一直關注著雙緣安老志工團隊的臨終關懷、送往生的實踐,這個團隊送幾百老人、絕癥患者安詳辭世的案例引起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多次探訪、交流,他們認為,雙緣安老志工團隊的實踐在我國的安寧療護事業發展推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探索意義
一個月前,因緣所致,“雙緣安老志工團隊”轉移到滄州,主導運營滄州善導安養院,這是他們安養服務平臺的提升,新平臺以公益屬性為首要,以安寧療護、送人善終往生為主旨,真正“為國家分憂,為人民謀福,替社會行孝,為自己積德”。
眾望所歸,滄州善導安養院長王波當選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安寧療護分會常務理事,滄州善導安養院打造京津冀地區的安寧療護實踐基地的藍圖正式展開。
7月10日,滄州善導安養院傳來喜訊,他們成功送一位老人“善終”,家屬、全院老人、志工皆大歡喜。
老人家叫陸廣泰,86歲,來自江蘇鎮江,曾任市港務局高級工程師。一個月前,他與老伴追隨安老志工團隊來到滄州善導安養院。安老志工們經常看望他,與他交流,令他“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他幾乎是靜靜地等待著生命最重要的轉折點的到來,一點也沒有對死亡的恐懼。
7月10日7點,老伴發現他情況不對勁,喊來副院長紀德英,馬上為老人做臨終關懷,老人非常安詳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12小時后,為陸廣泰穿衣服,老人家肢體非常柔軟,幾乎像沒有骨頭!而且面帶微笑,老伴高興極了!
老伴高興地與亡者合影
家屬、老人們、員工們紛紛排隊來與陸廣泰合影留念,整個安養院一片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當地的一位老人曾是紅白喜事“大總理”,幾十年,給亡者穿衣服都是他干,但這一次他不敢相信,怎么人死了能這么軟?比活著還軟?!平常人家的喪事,都是一斷氣趕緊穿衣服,不穿衣服人馬上會變得僵硬!
現代醫學實驗統計也有這樣的說法:一般情況下,尸體在死后30分鐘-2小時內就會硬化,9小時-12小時完全僵硬,30小時后軟化(開始腐爛),70小時后硬度恢復原樣。
而我們的安養志工團隊選擇的換衣服的時間,是在咽氣后12小時,這正是尸體應該最硬的時候!
這一案例,又為現代安寧療護實踐創造了一個奇跡,值得專家們來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