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深圳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深圳市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和中國·未來教育谷的聯合承辦下,第三屆中國未來學校大會在深圳隆重召開,此次大會聚焦于未來學校的課程構建,尤其是未來學校課程的“契合、融合和聯合”問題,會上首次公開亮相了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未來學校實驗室聯合發布的關于深化落實“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的白皮書——《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
為深入貫徹落實“互聯網+”教育的國家戰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中國未來學校計劃已被列為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該項目的啟動,加強了各地、各校區的溝通與協作,組建了覆蓋全國的“中國未來學校聯盟”,在全國范圍內獲得了熱烈的響應與支持。
《中國未來學校白皮書》不僅鄭重提出推行未來學校計劃已勢在必行,還深化了未來學校的理念,全面系統的描繪了未來學校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重點闡釋了中國未來學校計劃的實踐路徑,《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白皮書》的發布將為中國未來學校計劃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引導和實踐支撐。
一、未來學校的興起
1. 時代變遷與技術革新迫使教育變革勢在必行
時代的更迭對人才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技術的革新重新界定了教育的發展趨勢。面對考驗,未來學校計劃無疑是中國教育實現改革升級的必由之路。
2. 世界范圍內著眼于未來的教育發展政策
世界各國教育的發展,不僅基于對過去人類知識技能的傳遞,還要著眼于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趨向,因此,世界各國一是加強研究,為教育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知識貢獻;二是致力創新,合力解決全球教育難題;三是深度合作,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
3. 世界各國對未來學校開展的探索與實踐
世界各國針對教育創新進行著積極的嘗試,例如新加坡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俄羅斯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等,這些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國家所做的有益嘗試對未來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4. 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的提出與發展
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任務,也是履行“一流國家教育智庫”的使命。旨在基于“云”背景,將各種先進技術應用于學校教育實踐,推動教與學方式轉變,創造高質量、多樣化的學校形態。圍繞“學習環境、教學技術、教與學方式、學校組織管理、實施課程”等五個方面,將以“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聯盟”為平臺,以“未來學校實驗室”為載體,構建10所未來學校示范校、100所未來學校項目校和1000所未來學校聯盟校,開展分類實驗和研究工作。并立足中國實際,融合中—歐盟、中芬、中英等未來學校項目,提供信息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二、未來學校的基本特征
1. 未來學校的建筑與空間特征
打破單個傳統意義的教室概念,未來學校的建筑將提供無限可能性的互動式空間,把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環境相融合,打造便于社交、研討與分享的未來教室。
2. 未來學校的課程特征
建立特色、多元、全面的課程體系,實行STEAM教育、藝術、體育課程的多元構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未來學校的學習方式特征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非教育的客體,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利用合作學習、混合式學習、深度式學習等轉變學習方式,用新型學習方式和未來教師將結合,通過生活化的、游戲化的、社會化的學習,構建互動、高效的現代化課程。
4. 未來學校的組織管理形態特征
未來學校的組織管理形態必將打破僵化的教育體制,優化教育技術與組織形態,合理利用經費、精力投入,充分發揮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未來學校創新的實踐路徑
1.未來學習中心
開啟“互聯網+教育”的新模式,將把線上線下教育雙向協調互動,通過課程的改革和授課方式的創新讓學生收貨更多的知識。
2.未來藝術中心
未來藝術中心將著重于學生才藝的豐富化,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實現對學生未來核心素養的培養。
3.國學啟慧中心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勢必依靠教育,建立國學啟慧中心,將書法、武術等中國優秀的智慧結晶在教育升級中加以傳承和創新。
4.未來創新中心
未來的學校應是“云”教加上實踐場,用先進的技術武裝,把最新的科技帶入課堂,讓學生接觸最新最前沿的科學知識,打造高素質“未來學生”。
5.社會踐行中心
學校是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人才的搖籃,教育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知識和人才輻射源,通過社會踐行中心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溝通和聯系,以免二者脫節運行。
6.生活體驗中心
創建多種多樣的生活體驗課堂,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7.未來體能中心
通過未來體能中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的體魄才能更高效的學習。
8.情緒行為中心
建立情緒行為中心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對不良情緒進行正確的疏導。
四、未來學校創新倡議
面向未來,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塑造符合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發展也是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革新、學校的升級離不開世界各國的合作和溝通,需要我們的協同創新,期待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在實現中國教育的信息化、國際化和現代化上做出卓越表現,推動世界教育邁向新征程。